发生劳动争议后进行调解需要遵循什么原则?
当发生劳动争议后进行调解,需要遵循以下几个重要原则:
自愿原则:这是劳动争议调解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调解劳动争议,应当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对事实和理由的陈述,耐心疏导,帮助其达成协议。这里的调解过程要建立在双方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无论是是否选择调解方式解决争议,还是调解协议的内容,都必须是双方自愿接受的。比如,不能强迫一方当事人进行调解,也不能强迫其接受调解协议的条款。如果一方不愿意调解,那么就不能启动调解程序;如果在调解过程中,一方不愿意继续调解,也应当尊重其意愿。自愿原则保障了当事人的自主选择权,使得调解结果更能反映双方的真实意愿。
合法原则:调解必须依据法律法规进行。在劳动争议调解中,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劳动争议的解决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例如,关于工资支付、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方面都有具体的法律规定。在调解过程中,双方达成的协议不能低于法律规定的标准。比如,不能通过调解协议让劳动者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或者让劳动者的工作时间超过法定的最长工作时间。合法原则确保了调解结果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公正原则:调解应当公正地对待双方当事人,不偏袒任何一方。调解机构和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要保持中立,依据事实 和法律进行调解。不能因为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是劳动者,就有所偏向。无论是在听取双方陈述、调查事实,还是提出调解建议时,都要做到公平公正。例如,在处理加班工资争议时,要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按照法律规定公正地计算加班工资数额,而不是随意偏袒某一方。公正原则保证了双方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能够得到公平的对待。
及时原则:劳动争议调解要及时进行,避免争议的扩大和激化。及时调解可以使双方当事人的矛盾尽快得到解决,减少时间和精力的消耗。《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了调解的期限,一般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调解工作。例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及时原则有助于提高调解效率,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能够及时得到维护。
综上所述,劳动争议调解的自愿、合法、公正和及时原则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保障了劳动争议调解的顺利进行和调解结果的有效性,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取保候审又被收监后,多久会下判决书?
公司因架构调整进行裁员,该如何对员工进行补偿?
拖欠网贷131万不还到底会面临哪些后果呢?
罚金不缴纳,刑满后会被释放吗?
车子停在路边被人撞了该怎么办?
交通事故死人会如何判刑?
扣除安全工资是否合法?
假如把银行卡借给别人进行诈骗会如何处理?
人民政协是否具有部分立法权?
判决书怎样才算生效?
警察传唤需要什么手续和流程?
在机动车道停车不停,交警会处罚吗?
诊察费是否能报销?
公积金合并销户后余额去哪里了?
养老保险交一万为什么显示五千?
别人起诉我,我可以一直上诉吗?
虚拟货币是否属于婚前财产?
审查逮捕阶段讯问犯罪嫌疑人的规定有哪些?
什么是职务侵占罪?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