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借款合同订立的原则有哪些?

我打算和朋友签个借款合同,但是不太清楚签合同得遵循啥原则。就怕签的时候没注意,之后出问题,想了解下借款合同订立都有哪些原则,在签合同的时候能心里有数。
展开 view-more
  • #借款合同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在订立借款合同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几个重要原则: 平等原则是借款合同订立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条规定,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这意味着借款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无论是金融机构与企业,还是自然人之间,在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不存在一方凌驾于另一方之上的情况。双方都有平等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意愿,平等地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例如,银行不能凭借其优势地位,强迫借款人接受不合理的借款条件。 自愿原则是合同自由的体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条,民事主体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在借款合同中,当事人有权自主决定是否订立合同、与谁订立合同以及合同的具体内容。任何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也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非法干预。比如,借款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还款能力,自主选择贷款机构和贷款金额;贷款人也可以根据自身的风险评估,决定是否放贷。 公平原则确保合同双方的利益平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在借款合同中,公平原则要求合同的内容应当公平合理,不能一方只享有权利而不承担义务,或者权利和义务严重不对等。例如,借款利率的约定应当符合市场行情和法律规定,不能过高或过低,以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诚实信用原则是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在借款合同订立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应当如实告知对方与借款有关的重要情况,不得隐瞒或欺诈。借款人应当如实提供自己的财务状况、借款用途等信息;贷款人也应当如实告知借款的利率、还款方式等重要内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也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合法原则要求借款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借款合同的内容和形式都必须合法,不得违反国家的金融管理法规和其他相关法律规定。例如,借款用途必须合法,不得用于赌博、贩毒等违法犯罪活动。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