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财产分割协议会出现哪些问题?


在签订财产分割协议时,可能会出现多种问题,下面为您详细分析。 首先是协议主体不适格的问题。财产分割协议的签订主体必须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之一。如果签订协议的一方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像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或者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那么他们签订的财产分割协议是无效的。例如,一位老人患有严重的老年痴呆,已经无法辨认自己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签订的财产分割协议就不具有法律效力。 其次是意思表示不真实。这意味着签订协议时,一方可能受到欺诈、胁迫等情况。《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比如,在签订财产分割协议时,一方故意隐瞒财产的真实情况,导致另一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订了协议,那么受欺诈的一方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撤销该协议。 再者是协议内容违法。财产分割协议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如果协议内容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那么该协议可能部分或全部无效。例如,协议中约定将违法所得进行分割,这种约定显然是无效的。另外,协议也不能违背公序良俗,像约定对家庭伦理道德有严重破坏的财产分割方式,也不会得到法律的支持。 还有财产权属不明确的问题。在签订协议前,必须明确要分割的财产的权属。如果财产存在争议,比如财产的所有权存在纠纷,那么签订的财产分割协议可能会引发后续的麻烦。例如,夫妻双方在签订财产分割协议时,对于一套房产的所有权存在争议,一方认为是自己的婚前财产,另一方认为是夫妻共同财产,在这种情况下签订的分割协议就可能存在问题。 最后是协议形式不符合要求。虽然大部分财产分割协议是书面形式,但有些特殊情况下可能需要符合特定的形式要求。例如,涉及不动产的财产分割协议,可能需要办理相关的登记手续才能产生物权变动的效力。根据《民法典》第二百零九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此,在签订涉及不动产的财产分割协议时,一定要注意办理相关的登记手续。






- 诈骗罪共犯会被判刑多久?
- 离婚时两个孩子怎么判?
- 诈骗3100元法院会怎么判?
- 行政拘留后是否开不出来无违法记录证明?
- 医保卡余额花完了怎么办?
- 社保缴费证明都包含什么内容?
- 物业不赔偿该向谁投诉?
- 肇事后逃逸又撞死另一个人会怎样处理?
- 身份证可以异地办理吗?
- 在家政公司交了培训费后不想去了,费用可以退吗?
- 医疗事故的鉴定标准是什么?
- 著作权侵权部分和全部的区别在于什么?
- 前夫到我家拿走包该如何处理?
- 人工授精的孩子是否属于当事人的婚生子女?
- 沛时投资公司诉天津市金属工具公司中外合资合同纠纷上诉案情况是怎样的?
- 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原因有哪些?
- 我国债权人代位权制度是怎样的?
-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及相关规定内容是什么?
大家都在问
- 诈骗罪共犯会被判刑多久?
- 离婚时两个孩子怎么判?
- 诈骗3100元法院会怎么判?
- 行政拘留后是否开不出来无违法记录证明?
- 医保卡余额花完了怎么办?
- 社保缴费证明都包含什么内容?
- 物业不赔偿该向谁投诉?
- 肇事后逃逸又撞死另一个人会怎样处理?
- 身份证可以异地办理吗?
- 在家政公司交了培训费后不想去了,费用可以退吗?
- 医疗事故的鉴定标准是什么?
- 著作权侵权部分和全部的区别在于什么?
- 前夫到我家拿走包该如何处理?
- 人工授精的孩子是否属于当事人的婚生子女?
- 沛时投资公司诉天津市金属工具公司中外合资合同纠纷上诉案情况是怎样的?
- 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原因有哪些?
- 我国债权人代位权制度是怎样的?
-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及相关规定内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