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律师起诉离婚的流程是什么?


委托律师起诉离婚的流程包含多个关键环节,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是与律师建立委托关系。您需要寻找一位专业的婚姻法律师,可以通过熟人介绍、律师事务所官网、网络平台等途径来挑选。在确定合适的律师后,与律师事务所签订委托代理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同时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律师服务费用。 接下来是准备起诉材料。律师会协助您收集和整理相关证据材料,比如结婚证、身份证、孩子的出生证明、财产证明(房产证、车辆行驶证、银行存款明细等)、能够证明夫妻感情破裂的证据(如分居协议、家庭暴力报警记录、出轨的聊天记录等)。然后,律师会根据您提供的信息撰写民事起诉状,起诉状中要写明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包括请求判决离婚、子女抚养权归属、财产分割等)以及事实与理由。 之后是向法院提起诉讼。律师会将准备好的起诉状和证据材料提交给有管辖权的法院。一般情况下,是向被告住所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如果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法院在收到起诉材料后,会进行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会予以立案,并向原告送达立案通知书,同时要求原告缴纳诉讼费用。 立案成功后进入审理前的准备阶段。法院会在法定时间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并告知被告作出答辩。被告可以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法院还会确定开庭时间、地点,并向双方当事人送达传票。在此期间,律师可能会与对方当事人及其律师进行沟通,尝试进行调解。 最后是开庭审理阶段。在开庭时,双方当事人需要按照传票要求准时到庭参加诉讼。庭审过程一般包括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法官主持调解等环节。在法庭调查阶段,双方当事人需要陈述案件事实,并出示相关证据;在法庭辩论阶段,双方当事人及其律师可以就案件的事实和法律适用问题进行辩论;如果双方当事人都有调解意愿,法官会主持调解,若调解成功,法院会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婚姻关系解除;若调解不成,法院会根据庭审情况和相关证据进行判决。当事人如果对一审判决不服,可以在收到判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