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方式解决纠纷有哪些利与弊?
我现在遇到了一个纠纷,有人建议我用仲裁方式解决。但我不太了解这种方式,不知道它到底好不好。想知道用仲裁解决纠纷有啥好处和坏处,这样我才能决定要不要选它来处理我的纠纷。
展开


仲裁是指由双方当事人协议将争议提交(具有公认地位的)第三者,由该第三者对争议的是非曲直进行评判并作出裁决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法。 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具有一定的优势。首先,仲裁具有自愿性。当事人可以自主选择仲裁机构、仲裁员以及仲裁程序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四条规定,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这充分体现了对当事人意愿的尊重。其次,仲裁具有专业性。仲裁机构通常会聘请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担任仲裁员,他们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更准确地对纠纷进行判断和裁决。再者,仲裁具有保密性。仲裁一般不公开进行,这可以很好地保护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避免纠纷公开化对当事人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另外,仲裁裁决具有终局性。一旦仲裁裁决作出,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这可以快速解决纠纷,节省当事人的时间和精力。 然而,仲裁方式也存在一些弊端。一方面,仲裁费用相对较高。仲裁机构的运营和仲裁员的报酬等都需要费用,这可能会给当事人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仲裁的监督机制相对较弱。虽然我国仲裁法规定了人民法院对仲裁裁决进行司法审查的制度,但审查范围相对较窄,主要集中在程序方面。如果仲裁裁决存在实体上的错误,纠正起来可能比较困难。此外,仲裁裁决的执行可能存在一定难度。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仲裁裁决,另一方需要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执行的环节和成本。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