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赠扶养协议有哪些规定?


遗赠扶养协议是一种很重要的法律协议,它涉及到扶养人与受扶养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相关规定。 首先,什么是遗赠扶养协议呢?简单来说,遗赠扶养协议是遗赠人和扶养人之间关于扶养人承担遗赠人的生养死葬的义务,遗赠人的财产在其死后转归扶养人所有的协议。这是一种双方的法律行为,只有在双方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才能成立。 从法律依据上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对遗赠扶养协议有明确规定。根据规定,自然人可以与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该组织或者个人承担该自然人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 对于遗赠人来说,在签订协议后,其享有受扶养的权利。扶养人要按照协议,妥善安排遗赠人的生活,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比如要保障遗赠人居住环境的安全、舒适,提供符合营养需求的饮食等。同时,遗赠人也有义务不得擅自处分协议中约定的财产。如果遗赠人未经扶养人同意,将协议中约定的财产转让给他人,这种行为很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而扶养人则承担着生养死葬的义务。在遗赠人生前,要尽心尽力照顾好遗赠人的生活,关心其身心健康。在遗赠人去世后,要负责办理丧葬事宜。相应地,扶养人享有受遗赠的权利,在遗赠人去世后,按照协议取得约定的财产。 如果一方不履行协议会怎样呢?如果扶养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协议,导致协议解除的,不能享有受遗赠的权利,其支付的供养费用一般不予补偿。相反,如果遗赠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协议,导致协议解除的,则应当偿还扶养人已支付的供养费用。 此外,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是优先于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的。也就是说,如果被继承人既立有遗嘱,又与他人签订了遗赠扶养协议,那么在处理遗产时,首先要按照遗赠扶养协议来执行。这体现了法律对双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尊重,以及对扶养人付出的保护。 总之,遗赠扶养协议对于保障遗赠人的晚年生活和扶养人的合法权益都有着重要意义。在签订和履行协议过程中,双方都应当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和协议约定,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