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怎样规定的?
我家孩子正处于青春期,有点叛逆,我担心他会走上不好的道路。想了解下《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里都有啥规定,这样我能知道怎么更好地教育和引导孩子,避免他做出违法犯罪的事,心里也能有个底。
展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制定的法律。 该法明确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则,即立足于教育和保护未成年人相结合,坚持预防为主、提前干预,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及时进行分级预防、干预和矫治。这意味着在对待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上,要以教育和保护为出发点,而不是单纯的惩罚。 对于不良行为,如吸烟、饮酒;多次旷课、逃学;无故夜不归宿、离家出走等,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学校应当及时制止并加强管教。这是因为这些不良行为虽然尚未构成犯罪,但如果不及时纠正,可能会逐渐演变成更严重的问题。 严重不良行为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有刑法规定、因不满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不予刑事处罚的行为,以及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公安机关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矫治教育措施,如予以训诫、责令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必要时也可以送专门学校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此外,法律还强调了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的责任。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预防犯罪教育负有直接责任;学校应当将预防犯罪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结合常见多发的未成年人犯罪类型,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犯罪教育;社会各方面应当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供了全面的法律框架和指导,各方面都应积极履行相应的职责,共同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