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人员死亡抚恤金的发放标准是怎样的?


公务人员死亡抚恤金的发放标准需要根据不同情况来确定,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首先,关于发放的主体依据及性质。抚恤金是国家或有关单位依照有关规定发放给死者家属或伤残职工的费用,包括抚慰和经济补偿性质。享受抚恤金的人需是死者的直系亲属,且主要依靠死者生前扶养。 其次,针对不同死亡原因的发放标准: - 若公务人员获批为烈士,其遗属能够获得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再加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 - 因公牺牲的公务人员,抚恤金通常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例如,某公务人员因公牺牲,生前月基本工资为5000元,按照标准可计算出相应抚恤金数额。 - 病故的公务人员,其抚恤金则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本人生前2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 再次,不同种类公务人员抚恤金计算基数存在差异: - 对于国家机关在职工作人员,以本人生前最后一个月基本工资为基数计发,包括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 - 机关技术工人以岗位工资和技术等级(职务)工资之和为基数计发,普通工人以岗位工资为基数计发。 - 事业单位离休人员的抚恤金发放参照机关离休人员标准执行,但计发办法可能有所不同。 最后,涉及到相关法律依据。如《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其中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且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 此外,在抚恤金的领取流程方面,若职工尚在职,其直系亲属需携带死亡证明、火化证明等相关资料前往所在单位办理手续,然后由单位向社保经办机构提交抚恤金申请;若职工已离职,其直系亲属可直接携带上述材料前往社保局进行办理,经审核确认无误后便可获得相应的抚恤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