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贿罪怎样处罚?


受贿罪是一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这里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简单来说,就是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和职位所赋予的方便条件。比如,官员利用审批项目的权力,收受他人钱财后为其通过审批;或者企业管理人员利用采购的职权,收取供应商好处费后选择该供应商的产品等等。 对于受贿罪的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明确规定。根据受贿的数额以及情节的严重程度,处罚分为不同的档次。 如果受贿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这里所说的“数额较大”,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一般是指受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 当受贿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时,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巨大”通常是指受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三百万元。 要是受贿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是指受贿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 此外,如果受贿数额特别巨大,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特别恶劣、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可以判处死刑。不过,具有自首、立功,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真诚悔罪、积极退赃,或者避免、减少损害结果的发生等情节,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同时,对于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 在司法实践中,除了考虑受贿数额,还会综合考虑受贿的手段、造成的后果、是否有索贿情节等因素来确定最终的刑罚。所以,一旦涉及受贿罪,其处罚是非常严厉的,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严肃的法律制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