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密码技术人员违反保密义务会如何处罚?


在我国,商用密码技术人员承担着保守相关信息秘密的重要责任。如果违反保密义务,将会面临相应的处罚。下面来详细介绍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处罚情形。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是处理这类问题的重要法律依据。该法第三十六条明确规定,违反本法第二十六条规定,销售或者提供未经检测认证或者检测认证不合格的商用密码产品,或者提供未经认证或者认证不合格的商用密码服务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密码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或者停止违法行为,给予警告,没收违法产品和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十万元以上的,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十万元的,可以并处三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虽然此条并非直接针对违反保密义务,但强调了商用密码领域的规范要求。对于违反保密义务的行为,虽密码法未明确详细的对应处罚条款,但可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来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四十八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其中包括“泄露国家秘密的”等行为。如果商用密码技术人员所涉及的保密信息属于国家秘密范畴,一旦违反保密义务导致信息泄露,可能面临行政处分,比如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如果情节严重,达到犯罪标准,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罪名来定罪量刑。例如,《刑法》第三百九十八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酌情处罚。 此外,从民事责任角度来看,若商用密码技术人员所在单位与员工签订了保密协议,违反保密义务还可能面临民事违约赔偿责任。单位可以依据协议要求违约员工赔偿因其违约行为所遭受的经济损失等。 总之,商用密码技术人员违反保密义务的处罚涉及行政、刑事和民事等多个方面,具体的处罚会根据违法情节的严重程度、保密信息的性质等因素综合判定。因此,商用密码技术人员应当严格遵守保密规定,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