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离婚骗贷会怎么判?


假离婚骗贷这种行为可能会涉及到多个罪名,下面为你详细分析。 首先,假离婚本身在法律上并没有“假”的概念。只要夫妻双方办理了合法的离婚登记手续,那么在法律层面上婚姻关系就已经解除。而骗贷行为,如果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可能构成贷款诈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五)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 其次,如果在骗贷过程中,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等,还可能触犯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伪造、变造汇票、本票、支票的;(二)伪造、变造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的;(三)伪造、变造信用证或者附随的单据、文件的;(四)伪造信用卡的。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此外,即便骗贷行为不构成犯罪,但这种违反诚信原则和金融管理规定的行为,金融机构也有权提前收回贷款,并要求借款人承担违约责任。同时,这种不良记录会被纳入个人征信系统,影响个人今后的金融活动。所以,假离婚骗贷的行为不仅面临刑事风险,还会带来一系列的不利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