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假冒伪劣会怎么处罚?


对于食品假冒伪劣的处罚,涉及到多个方面,以下为您详细介绍。首先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来看,它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法律。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使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受到了威胁,会面临严厉的惩处。如果是生产经营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尚不构成犯罪的情况,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同时,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例如,某商家售卖假冒伪劣的零食,货值8000元,那么可能会被处以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对销售假冒伪劣食品有相关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也就是说,如果消费者购买到了假冒伪劣食品,商家可能需要按照上述规定对消费者进行赔偿。若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行为构成犯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