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税罪既遂应该如何定罪处罚?
我因为对税收政策有一些不理解,之前和税务人员发生了冲突,拒绝纳税。现在听说可能会构成抗税罪既遂,我很担心,想知道这种情况法律上是怎么定罪处罚的,具体依据是什么,会面临怎样的后果。
展开


抗税罪既遂的定罪处罚在我国法律中有明确规定。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抗税罪。抗税罪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违反国家税收征管法规,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这里的“暴力”包括对税务人员的身体实施强制或打击,比如殴打、捆绑等;“威胁”则是指对税务人员以实施杀害、伤害等相要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二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拒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拒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那么,什么样的情况属于“情节严重”呢?一般来说,聚众抗税的首要分子、抗税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多次抗税的、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都可认定为情节严重。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抗税罪既遂的认定,关键在于是否实施了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如果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抗税行为,并且达到了拒不缴纳税款的程度,就构成抗税罪既遂。 对于定罪处罚,法院会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比如抗税的数额,这是判断情节轻重的重要依据之一。抗税数额越大,处罚相对也会更重。还有抗税行为造成的后果,如果在抗税过程中对税务人员造成了身体伤害,伤害的程度也会影响定罪量刑。另外,行为人的主观故意程度、是否有自首、立功等情节,也会在量刑时予以考虑。 总之,抗税是一种严重违反法律的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纳税人应该遵守税收法规,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如果对税收政策有疑问,可以通过合法、合理的途径解决。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