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仲裁方式解决房地产纠纷的具体流程是怎样的?


在房地产交易过程中,纠纷时有发生,而仲裁作为一种有效的纠纷解决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那么,用仲裁方式如何解决房地产纠纷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仲裁。仲裁是指双方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由非司法机构的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庭进行裁判,并受该裁判约束的一种制度。简单来说,就是双方把纠纷交给一个中立的第三方来评判,并且都愿意遵守评判结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四条规定,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所以,当你遇到房地产纠纷想要通过仲裁解决时,第一步就是要确认你和对方是否有仲裁协议。这个仲裁协议可以是在房地产买卖合同中事先约定的,也可以是在纠纷发生后双方达成的。 如果有有效的仲裁协议,接下来就可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申请时,要提交仲裁申请书及副本、仲裁协议、相关证据材料等。仲裁申请书应当写明当事人的基本情况、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等内容。 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后,会进行审查。如果符合受理条件,就会受理该案件,并通知双方当事人。之后,仲裁委员会会按照一定的程序组成仲裁庭。仲裁庭一般由三名仲裁员组成,双方当事人各自选定一名仲裁员,第三名仲裁员由双方共同选定或者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第三名仲裁员是首席仲裁员。 在仲裁过程中,双方当事人需要按照仲裁庭的要求进行陈述、举证、质证等。仲裁庭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作出裁决。 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也就是说,仲裁裁决具有终局性和法律效力。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用仲裁方式解决房地产纠纷具有程序简便、结案较快、费用较低等优点。但在实际操作中,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