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活着时财产赠与有哪些规定?
我家里老人想把一部分财产赠与我,我不知道这在法律上有啥规定。老人身体还健康,这种活着时候的财产赠与合不合法?需要办什么手续?会不会有啥风险?希望了解一下相关法律情况。
展开


老人活着时的财产赠与,在法律上属于赠与行为。赠与是指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的一种行为。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中有关于赠与合同的规定。根据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这意味着,老人只要是自己真实意愿的表达,想要将自己的合法财产赠与他人,并且对方愿意接受,这个赠与行为在法律上就是有效的。 不过,在实际操作中,有一些要点需要注意。首先,赠与的财产必须是老人拥有合法处分权的财产。如果涉及夫妻共同财产,可能需要经过另一方的同意。比如,老人和老伴共同拥有一套房产,老人不能未经老伴同意就将整套房子赠与他人。 其次,为了避免日后可能出现的纠纷,建议签订书面的赠与合同。书面合同可以明确赠与的财产范围、赠与的条件等内容。如果赠与的财产是不动产,如房屋等,还需要办理过户登记手续。根据法律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也就是说,只有办理了过户登记,房屋的所有权才真正转移给受赠人。 另外,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但是,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所以,如果老人希望赠与行为不可随意撤销,可以对赠与合同进行公证。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