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婚财产共有是否需要公证?
我和前妻复婚了,现在我们想把一些财产变为共有。但不知道这种情况需不需要去做财产公证,不公证的话是否会有什么风险,也不清楚法律上对于复婚财产共有的相关规定是怎样的,所以想问问复婚财产共有需不需要公证。
展开


在探讨复婚财产共有是否需要公证之前,我们先了解几个关键的法律概念。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所共同拥有的财产。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是指夫妻结婚后到一方死亡或者离婚之前这段时间。而财产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第一千零六十三条则规定了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的情形,包括一方的婚前财产等。 复婚时,如果双方没有对财产作出特别约定,那么在复婚前各自拥有的财产属于个人财产,复婚后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获得的财产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对于复婚财产共有是否需要公证,答案是不需要强制公证。法律并没有规定复婚财产共有必须进行公证。即使不公证,只要符合法律规定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就会受到法律保护。比如夫妻双方在复婚后一起购买的房产,即便没有公证,也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然而,公证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公证可以对财产的归属、份额等进行明确的约定和证明。一旦日后夫妻双方在财产问题上发生纠纷,经过公证的财产协议具有更高的证明力。例如,双方通过公证明确了某套房产虽然是复婚前一方购买,但约定为夫妻共有财产,在离婚分割财产时,公证文书就能清晰地证明该房产的共有性质,减少争议。所以,是否进行公证可以根据夫妻双方的具体情况和意愿来决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