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表的查账方法与技巧中其他查证法内容有哪些?


在报表查账工作中,其他查证法是重要的查账方法组成部分。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其常见内容。 首先是观察法。观察法就是查账人员到被查单位的工作现场,对其业务活动、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等进行实地查看。比如在查账一家生产企业时,查账人员到生产车间观察生产流程是否顺畅、原材料使用是否合理、人员操作是否规范等。通过观察,可以直观地发现一些潜在的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各单位必须依照本法办理会计事务,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观察法有助于发现企业在实际运营中是否存在违反该规定的情况,如是否有不合理的生产损耗导致成本虚增等。 其次是查询法。查询法是指查账人员对查账过程中发现的疑点和问题,通过询问或调查等方式,向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查证核实。查询法又分为面询和函询。面询就是直接与相关人员面对面交流询问,比如向企业的财务人员询问某项费用支出的具体情况。函询则是通过发函的方式向其他单位或个人进行调查,比如向供应商发函确认往来账款的真实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税务机关有权进行税务检查,包括询问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与纳税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问题和情况。查询法在一定程度上与税务检查等类似,有助于获取准确的会计信息。 再者是分析法。分析法是通过对会计报表等资料进行分析,找出异常情况和潜在问题。常见的分析方法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等。比较分析法就是将本期数据与上期数据、同行业数据等进行比较,找出差异。比率分析法是计算各种财务比率,如资产负债率、毛利率等,并与行业标准或历史数据进行对比。依据《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报表格式和内容,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会计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会计报表,做到内容完整、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分析法有助于判断企业的财务报表是否符合这些要求,是否存在异常波动。 此外,还有鉴定法。当查账过程中遇到一些专业问题,如对某些资产的价值、质量等无法直接判断时,就需要聘请有关专家进行鉴定。比如对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评估,对库存商品的质量进行鉴定等。虽然相关法律没有专门针对鉴定法的详细规定,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中关于证据的规定,鉴定意见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证据形式。在查账工作中,鉴定结果有助于准确判断企业资产的真实情况,为查账结论提供有力支持。 综上所述,报表查账的其他查证法各有特点和作用,查账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方法,以确保查账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同时,这些方法的运用都要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进行,以保障查账工作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