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账凭证的整理要求有哪些?


记账凭证的整理是会计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它有助于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也便于日后的查阅和审计。以下将详细介绍记账凭证的整理要求。 首先,记账凭证应按照编号顺序整理。记账凭证通常是按照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的,整理时要严格依照编号依次排列,这样可以清晰反映业务的发生流程,便于查找和核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明确规定,会计凭证应及时传递,不得积压,记账凭证应当连同所附的原始凭证或者原始凭证汇总表,按照编号顺序,折叠整齐,按期装订成册,并加具封面,注明单位名称、年度、月份和起讫日期、凭证种类、起讫号码,由装订人在装订线封签外签名或者盖章。 其次,要整理好所附的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是记账凭证的依据,必须与记账凭证一一对应,并进行合理粘贴。对于纸张面积大于记账凭证的原始凭证,可按记账凭证的面积尺寸,先自右向后,再自下向后两次折叠。注意应把凭证的左上角或左侧面让出来,以便装订后还可以展开查阅。对于纸张面积过小的原始凭证,一般不能直接装订,可先按一定次序和类别排列,再粘在一张同记账凭证大小相同的白纸上。 再者,记账凭证的附件张数要准确统计。每一张记账凭证都要注明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计算附件张数时,一般应以原始凭证的自然张数为准。如果一张原始凭证涉及几张记账凭证,可以把原始凭证附在一张主要的记账凭证后面,并在其他记账凭证上注明附有该原始凭证的记账凭证的编号或者附原始凭证复印件。 另外,记账凭证的装订也有要求。装订时要使用合适的装订工具和方法,确保凭证牢固、整齐。一般来说,装订厚度以 1.5 - 2 厘米为宜,过厚可能导致翻阅不便,过薄则不利于凭证的保管。装订后要在封面上填写相关信息,如单位名称、年度、月份、凭证种类、起讫日期、起讫号码等,并由装订人员签名或盖章。 最后,整理好的记账凭证要妥善保管。应存放在专门的会计档案柜中,按照时间顺序和类别进行有序存放,便于日后查阅和审计。同时,要注意防潮、防火、防虫等,确保记账凭证的安全和完整。 总之,记账凭证的整理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要求,以保证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会计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规定进行操作,确保记账凭证的整理工作准确、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