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退休年龄继续上班交社保还算不算工龄?


在探讨到了退休年龄继续上班交社保是否算工龄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工龄”和“社保缴费年限”这两个概念。工龄通常指的是职工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的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职工的工作经验和劳动贡献积累。而社保缴费年限,就是参保人员按照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累计时间,这与养老金待遇等密切相关。 从法律规定角度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这里强调的是“累计缴费满十五年”,也就是社保缴费年限。对于到了退休年龄继续上班交社保的情况,社保缴费是会继续累计的。 关于工龄的计算,一般在达到退休年龄后,正常情况下劳动关系会自然终止。在原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劳部发〔1996〕354号)第13条规定,已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离退休人员被再次聘用时,用人单位应与其签订书面协议,明确聘用期内的工作内容、报酬、医疗、劳保待遇等权利和义务。此时双方建立的是劳务关系,而非劳动关系。从工龄计算上来说,由于失去了劳动关系这一基础,通常后续这段时间不再计入传统意义上的连续工龄。 不过,社保缴费年限依然会持续累加。社保缴费年限是养老金待遇计算的重要依据之一,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待遇一般也会越高。所以,即便到了退休年龄继续上班缴纳社保,虽然可能不计入工龄,但社保缴费年限的增加会对养老金待遇产生积极影响,让参保人员在后续能够领取到更多的养老金。 此外,各地对于达到退休年龄后继续缴费的政策可能存在一定差异。有些地方可能会对达到退休年龄但缴费不足规定年限的人员,允许其继续缴费至满年限后享受养老金待遇;有些地方可能会有一次性补缴等政策。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建议及时咨询当地社保经办机构,了解具体的政策和办理流程,以确保自身权益得到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