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有什么权利?


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的权利是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权益。简单来说,拿到营业执照就意味着你获得了合法开展经营活动的资格,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运营生意。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等权利,这为市场主体自主经营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保障。市场主体在取得营业执照后,就可以使用自己的名称进行经营活动,并且其名誉和荣誉受到法律保护。 在经营项目方面,只要是营业执照经营范围中登记的项目,市场主体都有权自主开展。不过,如果要开展经营范围以外的项目,就需要进行相应的变更登记。《个体工商户条例》规定,个体工商户登记事项变更的,应当向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这意味着,如果你想增加或改变经营项目,要按照规定办理手续。 在经营时间上,市场主体一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需求自主决定。但需要注意的是,要遵守相关行业的特殊规定和当地的管理要求。比如一些商业场所可能有统一的营业时间规定,餐饮行业可能要遵守环保、卫生等部门关于经营时间的限制。 关于定价权,市场主体在遵循市场规律和相关价格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有权自主制定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规定,经营者享有自主制定属于市场调节的价格的权利。但对于一些实行政府指导价或者政府定价的商品和服务,则要按照规定执行。例如,水、电、气等公共服务价格通常由政府进行调控。 此外,市场主体还有权自主选择经营方式、合作伙伴等。但在行使这些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如依法纳税、遵守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等。如果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可能会面临行政处罚甚至法律责任。总之,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的权利是有一定范围和限制的,市场主体要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充分行使这些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