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运动的兴起过程是怎样的?


消费者运动是指在近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消费者为维护自身权益,与损害消费者利益行为进行斗争的一种社会运动。以下为你详细介绍其兴起过程。 早期的消费者运动可追溯到19世纪中叶。当时,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但市场上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消费者的利益缺乏保障。例如,食品中掺杂使假、计量器具不准确等问题层出不穷。消费者开始自发地组织起来,为维护自身权益而斗争。这一时期的消费者运动规模较小,主要是个别地区的消费者采取一些零散的行动。 到了20世纪初,消费者运动逐渐发展壮大。以美国为例,1906年,美国作家厄普顿·辛克莱发表了小说《屠场》,揭露了肉类加工行业的恶劣卫生状况。这本书引起了公众的强烈反响,促使美国政府出台了《纯净食品和药品法》以及《肉类检查法》。这一事件标志着消费者运动开始得到政府的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逐渐纳入了法律体系。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消费者运动迎来了一个高潮。这一时期,西方国家爆发了一系列社会运动,消费者运动也受到了推动。1962年3月15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国会发表了《关于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总统特别咨文》,首次提出了消费者的四项权利,即安全权、知情权、选择权和意见被听取权。这四项权利成为了消费者运动的重要理论基础。此后,每年的3月15日被确定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在国际层面,1983年,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确定每年的3月15日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这进一步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消费者运动。许多国家纷纷建立了消费者组织,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了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我国的消费者运动起步相对较晚。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商品经济快速发展,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逐渐受到关注。1984年12月,中国消费者协会成立。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这是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基本法律。该法明确了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为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