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公司挂名负责人有什么风险?


分公司挂名负责人虽然可能不实际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但仍面临着诸多法律风险。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 民事责任风险 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公司承担。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挂名负责人可能会被牵连。例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如果分公司在经营活动中产生债务纠纷,债权人可能会要求分公司承担责任。若分公司的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虽然最终责任由总公司承担,但挂名负责人可能会被卷入诉讼程序,需要配合调查、出庭等。如果挂名负责人在履职过程中存在过错,导致公司或他人遭受损失,还可能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 行政责任风险 在行政管理方面,挂名负责人也可能面临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公司在登记、运营等过程中需要遵守一系列行政规定。若分公司存在虚假注册、违规经营等行为,挂名负责人可能会被行政机关处以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比如,分公司未按照规定进行年度报告公示,挂名负责人可能会被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甚至面临罚款。 ### 刑事责任风险 这是最为严重的风险。如果分公司实施了犯罪行为,挂名负责人有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例如,分公司涉及偷税漏税、非法集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等犯罪活动,挂名负责人即使不知情,也可能因为其负责人的身份而受到牵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挂名负责人可能被认定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从而面临刑事处罚。 ### 信用风险 挂名负责人的个人信用也可能受到影响。如果分公司出现失信行为,如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等,挂名负责人的个人信用记录可能会受到负面影响。这可能会对其个人的贷款、信用卡申请、商业合作等产生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分公司挂名负责人并非仅仅是一个名义上的头衔,而是需要承担多方面的法律风险。在决定是否担任分公司挂名负责人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相关风险,并谨慎做出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