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名买房有哪些法律风险?


借名买房指的是实际购房人因各种原因,借用他人名义来购买房屋,将房屋登记在出名人名下。这种行为存在着诸多法律风险。 首先是房屋所有权风险。从法律层面来看,房屋的所有权以登记为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零九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就意味着,虽然实际购房人出资购买了房屋,但由于登记在出名人名下,在法律上出名人是房屋的所有权人。出名人如果擅自将房屋出售给善意第三人,第三人基于对不动产登记的信赖而购买房屋,实际购房人很难追回房屋,只能向出名人主张赔偿损失。 其次是出名人反悔的风险。出名人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反悔,不愿意将房屋过户给实际购房人。例如,出名人看到房屋增值较大,想据为己有。这种情况下,实际购房人要证明自己是房屋的实际出资人,并且双方存在借名买房的约定就变得十分关键。然而,借名买房往往是基于双方的信任,可能没有签订书面协议,或者协议内容不明确,这就增加了实际购房人维权的难度。 再者是出名人的债务风险。如果出名人对外负有债务,债权人有权要求法院查封、拍卖登记在出名人名下的房屋。即使实际购房人能够证明自己是房屋的实际出资人,也很难阻止房屋被执行。因为在法律上,房屋登记在出名人名下,就是出名人的财产。 最后是政策风险。借名买房可能违反国家的相关政策,如限购政策等。一旦被发现,可能会面临行政处罚,甚至导致房屋买卖合同无效。而且,随着政策的不断变化,未来可能会出台新的政策对借名买房行为进行限制或规范,这也会给实际购房人带来不确定性。 综上所述,借名买房存在着诸多法律风险,在进行借名买房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和风险,谨慎做出决定。如果确实需要借名买房,建议签订详细的书面协议,并保留好相关的出资证据,以降低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