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劳动合同存在哪些风险?

我最近刚入职一家新公司,准备签劳动合同。但我听说劳动合同里可能有不少风险,自己又不太懂。我想了解下,一般劳动合同都会存在哪些风险呢?该怎么去识别和防范这些风险呀?
展开 view-more
  • #劳动合同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劳动关系中,劳动合同是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权益的重要依据。然而,它也可能隐藏着各种风险。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劳动合同可能存在的风险。 首先是合同主体风险。劳动合同的主体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如果主体不合法,合同可能无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比如,用人单位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或者劳动者提供虚假学历、工作经历等情况,都可能导致合同主体存在问题。 其次是合同条款风险。合同条款是劳动合同的核心内容,如果条款不明确、不合理,可能会给双方带来风险。例如,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不明确,用人单位可能随意变更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和工作地点;劳动报酬条款不清晰,可能导致劳动者的工资权益受损。《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明确规定了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的条款,包括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如果合同中缺少这些必要条款,或者条款内容不明确,就可能存在风险。 再者是合同签订程序风险。签订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如果用人单位以威胁、强迫等手段迫使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存在欺诈、隐瞒等行为,劳动者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主张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同时,用人单位应当在建立劳动关系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否则将面临支付双倍工资的法律风险。《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另外,合同履行风险也不容忽视。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用人单位可能存在拖欠工资、不缴纳社会保险、随意解除劳动合同等违法行为,劳动者也可能存在违反规章制度、泄露商业秘密等问题。对于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通过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于劳动者的违约行为,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合同约定和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其责任。 最后是合同解除风险。劳动合同的解除分为协商解除、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和劳动者单方解除。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和程序,否则将构成违法解除,需要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也需要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否则可能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