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刑事诉讼有哪些规则?
我家孩子还未成年,不小心卷入了一起刑事案件。现在案件到了诉讼阶段,我特别担心孩子的权益问题。我想了解一下,针对未成年人的刑事诉讼有什么特殊规则吗?这些规则能保障我家孩子在诉讼中得到公正对待吗?
展开


未成年刑事诉讼规则是专门针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制定的一系列特殊规定,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帮助他们更好地回归社会。 首先,在适用原则方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这意味着在处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时,司法机关会把教育和挽救放在首位,而不是单纯地惩罚。 其次,在诉讼程序上,有诸多特殊安排。比如,对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讯问和审判的时候,应当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无法通知、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场或者法定代理人是共犯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者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到场,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到场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行使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 再者,法律还设置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对于未成年人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规定的犯罪,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符合起诉条件,但有悔罪表现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检察院在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以前,应当听取公安机关、被害人的意见。 另外,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这些规则都是为了尽可能减少刑事诉讼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顺利回归社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