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旧房改造需要满足哪些条件以及有哪些步骤?


农村旧房改造的条件方面: 首先,身份和住房性质有要求。一般来说,申请人要拥有当地农业户籍并且在当地居住,而且是房屋产权所有人。同时,通常属于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其他贫困户等任意一种类型才有资格 。比如一些地方规定只有这些困难群体能优先获得改造资格与补贴。法律依据虽然没有专门一部法律明确这一点,但从各地实施政策来看,这是为了保障困难农民基本居住权益,落实国家对农村困难群体的帮扶政策。 其次,房屋状况要符合标准。房屋必须属于农村危房摸底调查统计在册的危房。像C级危房(房屋主体结构完好,地基没有下陷,承重结构完好,非承重墙体出现裂缝,屋顶出现塌陷等,不需要进行拆除重建,通过维修以后能够达到安全住房要求) ;D级危房(房屋主体结构发生变形,地基下陷,承重主体出现变形,承重墙出现较大裂缝,无法通过维修达到安全住房标准,必须要拆除重建)。这些危房等级一般由当地住建部门的专业认定人员认定。这是依据各地关于农村危房改造的相关政策规定,目的是确保改造的是真正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 另外,还有一些排除情况。比如农村危房改造必须以农业户口村民现居住的合法建筑为前提,城镇居民建房、违章建筑或不达危房标准的不予补助;已纳入拆迁范围的危房不予重建补助;已享受过政府建房补助、已在城镇购房、新建房屋不住或者让给子女居住而自己现仍住危房的,不能列入危房改造范围。这是为了合理利用资源,保证政策公平公正实施。 农村旧房改造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农户申请。户主自愿向所在村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填写《申请审批表》。这是整个流程的起始,把改造意愿告知基层组织。 第二步,村委会受理与评议。村委会收到申请后,会对申请情况进行登记,然后组织人员进行评议,看是否符合条件等。 第三步,乡镇审核。村委会评议通过后上报乡镇,乡镇会安排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进行实地审核,核实情况是否属实等。 第四步,县级审批。乡镇审核通过后,材料会递交给县级相关部门,由县级部门进行最终审批,确定是否批准改造申请 。 第五步,组织实施。获得批准后,就可以按照规定进行旧房改造施工了,施工过程要符合相关安全、质量等要求。 第六步,竣工验收。改造完成后,相关部门会组织人员进行验收,看看是否达到改造标准和质量要求等。 相关概念: C级危房:房屋主体结构完好,地基没有下陷,承重结构完好,非承重墙体出现裂缝,屋顶出现塌陷等,通过维修能达到安全住房要求的房屋。 D级危房:房屋主体结构发生变形,地基下陷,承重主体出现变形,承重墙出现较大裂缝,无法通过维修达到安全住房标准,必须拆除重建的房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