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行政诉讼裁定的适用范围有哪些?

我跟行政机关起了纠纷,打算走行政诉讼。听说在这个过程中会用到裁定,但我不知道裁定适用在哪些情况。我想了解清楚行政诉讼裁定具体能用在哪些方面,免得在诉讼时遇到相关情况自己啥都不懂,所以来问问。
展开 view-more
  • #行政裁定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行政诉讼裁定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过程中,为解决本案的程序问题所作出的对诉讼参与人发生法律效果的司法意思表示。简单来说,它主要是处理行政诉讼过程中程序方面的事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行政诉讼裁定有其明确的适用范围。 首先,不予立案的情况适用裁定。当原告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经过审查,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比如原告不具备主体资格、没有明确的被告、没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不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等,法院会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这就好比去医院看病,不符合医院能治疗的病症范围,医院就不会接收,给出拒绝的决定。 其次,驳回起诉也会用到裁定。在案件受理后,法院发现原告的起诉不符合法定条件,或者存在其他应当驳回起诉的情形时,会裁定驳回起诉。例如,原告起诉超过了法定的起诉期限,并且没有正当理由,法院就会作出这样的裁定。这类似于比赛中运动员违反了比赛规则,被取消参赛资格。 对于管辖权异议的处理同样适用裁定。如果被告或者第三人认为受诉法院对案件没有管辖权,提出管辖权异议,法院经过审查,认为异议成立的,会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认为异议不成立的,会裁定驳回异议。这就像是不同地区的工作分配,如果一个工作不属于某个地区负责,就要移交给合适的地区处理。 在诉讼期间,法院还会作出停止执行行政行为的裁定。当原告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停止执行行政行为,法院经审查认为该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止执行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或者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法院会裁定停止执行。这就好比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继续施工会造成重大危害,就先暂停施工。 此外,准许或者不准许撤诉也由裁定决定。在行政诉讼中,原告申请撤诉,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审查,如果认为撤诉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会裁定准许撤诉;反之,则裁定不准许撤诉。这就像在一场游戏中,玩家想中途退出,需要经过裁判的同意。 还有中止或者终结诉讼也会使用裁定。在诉讼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一些法定的情形,如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等,法院会裁定中止诉讼;当出现特定情形,如原告死亡,没有近亲属或者近亲属放弃诉讼权利等,法院会裁定终结诉讼。这类似于比赛因为一些意外情况暂停或者直接结束。 最后,补正裁判文书中的笔误也适用裁定。如果裁判文书中存在文字错误、计算错误等笔误,法院会裁定补正。这就像写完一篇文章后发现有个别错别字,进行修改一样。 总之,行政诉讼裁定在行政诉讼的各个程序环节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保障了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和公正处理。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