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经济性裁员的范围是什么?

我所在的公司最近经营状况不太好,听说可能要进行经济性裁员。我想了解下经济性裁员具体的范围是怎样的,哪些员工会在这个范围内被裁,哪些员工可能不会被裁,心里好有个底,不知道法律上是如何规定的。
展开 view-more
  • #经济性裁员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经济性裁员是用人单位在面临经济困难等特定情况时,为了缓解困境而进行的大规模裁员行为。这种行为涉及众多劳动者的权益,因此法律对其适用范围有严格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对于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情况,这是企业在破产程序中为了拯救企业而进行的一系列整顿措施。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企业需要通过裁员来减轻负担、调整结构,就可以进行经济性裁员。比如一些传统制造业企业,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经营不善等原因,陷入破产重整程序,为了使企业能够重新走上正轨,可能会对部分岗位进行调整和人员裁减。 当企业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时,也可以实施经济性裁员。这里的“严重困难”通常需要结合企业的财务状况、订单情况、资金链等多方面因素来综合判断。例如,企业连续多个月亏损,资金周转出现严重问题,无法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企业倒闭,可能会选择裁减部分员工来降低成本。 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后,如果经变更劳动合同仍需裁减人员,也符合经济性裁员的条件。比如一家传统的印刷企业,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决定向数字化印刷转型,进行了重大的技术革新。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原来从事传统印刷工艺的岗位可能不再需要,即使与员工变更了劳动合同,仍然存在人员冗余的情况,此时企业就可以进行经济性裁员。 此外,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情况也包括在内。比如企业所在地区发生了重大的自然灾害、政策调整等不可抗力事件,导致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到严重影响,无法按照原劳动合同继续履行,这种情况下企业也可以进行经济性裁员。 同时,法律也规定了一些人员是用人单位在经济性裁员时不得裁减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等人员,用人单位不得因经济性裁员与其解除劳动合同。这是为了保护这些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在特殊情况下的生活和工作有一定的保障。 总之,经济性裁员的范围有着明确的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劳动者也应该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在遇到经济性裁员时,能够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