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非法拆迁该如何起诉申诉征收?


当遭遇非法拆迁时,起诉和申诉征收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 首先来说起诉: 起诉要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条规定,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出具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告知对方当事人。在非法拆迁案件中,要先确定被告,通常实施拆迁行为的行政机关就是被告。比如,如果是当地拆迁办实施了非法拆迁行为,那拆迁办可能就是被告;若存在政府或土地管理局设立的临时机构,如“拆迁指挥部”非法拆迁,这个临时机构所属的政府等可能成为被告 。同时,起诉需要准备充分的证据,像拆迁现场的照片、视频,政府发布的相关文件、通知等,用来证明拆迁行为的非法性。并且要注意时效,一般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接着讲讲申诉: 可以向相关政府部门进行申诉,例如上级政府的信访部门等。向这些部门反映非法拆迁的情况并要求处理。申诉时,要详细阐述申诉缘由与理由,之后等待有关政府部门予以回应。比如,详细说明房屋被非法拆除的时间、经过,以及自身遭受的损失等情况。 此外,如果是拆迁安置争议,还可向地方政府提出违法拆迁投诉。若对裁决不满,当事人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由法定拆迁行政部门或人民政府担任被告。在拆迁工作中,行政部门如作出拆迁许可、决定及裁决等行政行为,当事人对此有异议,可提起行政诉讼。 相关概念: 行政诉讼:就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当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主管行政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 。 申诉:在这里是指公民针对行政机关等的行为,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提出诉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