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中介合同中的条款有哪些?


二手房中介合同,也被叫做二手房居间合同,是中介和买卖双方在二手房交易过程中签订的协议,它规定了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其中常见的条款: 首先是当事人信息条款。合同里要写清楚中介公司、买方和卖方的基本信息,像姓名、地址、联系方式等。这能明确合同主体,避免出现主体不清导致纠纷无法解决的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规定,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等条款。 接着是中介服务内容条款。此条款会明确中介的服务范围,比如提供房源信息、带看房屋、协助签订买卖合同、办理产权过户手续等。明确服务内容能让买卖双方清楚中介的职责,保障交易顺利进行。 还有服务费用条款。这一条款会约定中介费用的金额、支付方式和时间。通常,中介费用由买方或卖方承担,也可能双方共同承担。费用金额一般按照房屋成交价的一定比例收取。根据《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三条规定,中介人促成合同成立的,委托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报酬。 然后是违约责任条款。合同中会规定各方违反合同约定应承担的责任。比如,中介未按约定提供服务,应退还部分或全部中介费用;买方或卖方违约不购买或不出售房屋,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违约责任的规定能约束各方履行合同义务,保护守约方的合法权益。 再者是保密条款。中介在服务过程中会了解到买卖双方的个人信息、房屋信息等,保密条款要求中介对这些信息保密,不得泄露给第三方。这能保护买卖双方的隐私和商业秘密。 最后是争议解决条款。该条款会约定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时的解决方式,一般有协商、仲裁和诉讼三种。协商是双方自行沟通解决;仲裁是由仲裁机构进行裁决;诉讼则是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合适的争议解决方式。 总之,二手房中介合同中的条款涉及多方面内容,买卖双方在签订合同前,一定要仔细阅读各项条款,确保自身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如果对某些条款不理解或有疑问,应及时向中介或专业律师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