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伤寻衅滋事的老人会怎么判?


在探讨打伤寻衅滋事的老人如何判决之前,我们先了解几个关键的法律概念。正当防卫是指当我们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正在遭受不法侵害时,所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如果因为这种行为给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不用承担刑事责任。但如果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那就是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不过会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在司法实践中,判断打伤寻衅滋事老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如何判刑,要从多个方面来考量。 首先是老人的受伤程度。依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伤害结果分为轻微伤、轻伤和重伤。《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轻伤的,构成故意伤害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要是只是轻微伤,通常不构成犯罪,但可能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罚,一般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其次是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如果是在老人寻衅滋事过程中,行为人出于防卫目的打伤老人,并且符合正当防卫的条件,那么不用承担刑事责任。但如果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就可能构成防卫过当。比如老人只是轻微推搡,行为人却使用凶器将老人打成重伤,这就很可能被认定为防卫过当。不过,如果老人的寻衅滋事行为已经严重威胁到行为人的生命安全,比如手持凶器进行攻击,行为人采取激烈的防卫措施导致老人受伤,可能会被认定为特殊正当防卫,不用承担刑事责任。《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最后是事件发生的具体情境。包括事件发生的地点、双方的力量对比、老人寻衅滋事的具体方式等。比如在封闭空间内,行为人躲避不及,为了保护自己打伤老人,和在开阔空间行为人有足够时间躲避却选择打伤老人,在判决时会有不同的考量。 综上所述,打伤寻衅滋事的老人具体怎么判,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在面对寻衅滋事的情况时,尽量保持冷静,通过合法、合理的方式解决问题,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