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毒后犯罪中止会怎么判?
我之前一时冲动投了毒,但在危害结果发生前我就后悔了,采取了措施避免了严重后果。我想知道这种投毒后犯罪中止的情况,法律上会怎么判罚?心里很忐忑,希望能了解清楚。
展开


首先,咱们来解释一下“犯罪中止”这个概念。犯罪中止指的是在犯罪过程中,犯罪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在投毒这种犯罪行为里,如果投毒者在投毒后,主动放弃了继续实施犯罪,并且采取了有效的措施,避免了危害结果的发生,就可以认定为犯罪中止。 对于投毒行为,在法律上一般涉及投放危险物质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而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不过,对于犯罪中止的处罚,《刑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所以,如果投毒者在投毒后成立犯罪中止,并且没有造成实际的损害,那么是应当免除处罚的。要是造成了一定的损害,比如有人因为误食了少量有毒物质而出现轻微不适等情况,法院会根据具体的损害程度,在法定刑的基础上减轻处罚。也就是说,原本按照投毒罪可能要判比较重的刑罚,但因为是犯罪中止,处罚会轻很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