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酒席受贿如何量刑?


借酒席受贿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借他人举办酒席的机会,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受贿行为不仅损害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也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和正常的社会秩序。 在我国,对于借酒席受贿的量刑,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明确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对于受贿罪的量刑,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处罚。具体来说: 受贿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受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 受贿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受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三百万元的,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 受贿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受贿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 如果受贿数额特别巨大,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特别恶劣、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可以判处死刑。但同时,如果具有自首,立功,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真诚悔罪、积极退赃,或者避免、减少损害结果的发生等情节,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此外,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借酒席受贿的认定,不仅仅看收受财物的数额,还会综合考虑受贿的情节,如受贿的次数、受贿的时间跨度、是否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的损失等因素。同时,如果国家工作人员收受请托人财物后及时退还或者上交的,不是受贿。 总之,借酒席受贿是一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国家工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保持职务行为的廉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