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我国是否应该确立法人精神损害赔偿?

我开了一家小公司,最近公司遭遇了一些不实的负面报道,对公司声誉造成了很大影响,导致业务量下滑。我想知道公司作为法人,能不能要求精神损害赔偿,我国在这方面有没有相关规定,应不应该确立法人精神损害赔偿呢?
展开 view-more
  • #法人赔偿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法人精神损害赔偿是一个在法律界存在一定争议的话题。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通常是指自然人因人身权益受到不法侵害而导致精神痛苦,从而要求侵权人给予一定的经济赔偿来抚慰这种精神上的创伤。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对于自然人的精神损害赔偿是有明确规定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规定,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这里明确了精神损害赔偿的主体是自然人。 然而,对于法人是否能获得精神损害赔偿,存在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法人不应该享有精神损害赔偿。法人是法律拟制的主体,它没有像自然人一样的思维和情感,不会产生精神上的痛苦。法人的名誉权、荣誉权等受到侵害,主要表现为财产利益的损失,比如商业信誉受损导致客户流失、利润减少等,这些可以通过财产损害赔偿来弥补。例如,一家企业因他人的诋毁导致订单减少,那么它可以要求侵权人赔偿因订单减少而遭受的经济损失。 另一种观点则主张确立法人精神损害赔偿。他们认为,法人虽然没有生理意义上的精神,但法人的名誉、荣誉等对于法人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法人的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不仅会造成财产损失,也会对法人的社会形象和未来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这种损害不能仅仅用财产赔偿来衡量。例如,一家知名企业被恶意抹黑,其品牌形象受损,即使获得了财产赔偿,其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可能也难以恢复。 目前,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赋予法人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从司法实践来看,法院一般不支持法人提出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法律观念的进步,对于法人精神损害赔偿的问题可能会有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也许在未来,法律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总之,在当前的法律框架下,法人难以获得精神损害赔偿,但这并不排除未来法律发展的可能性。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