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有什么意义?
我在生活中遇到有人明明有能力执行法院判决,却故意拖着不执行,导致胜诉方的权益得不到保障。我就想了解下,法律设立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到底有什么意义呢?它能起到怎样的作用呢?
展开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该罪名的设立具有多方面重要意义。 从维护司法权威角度来看,法院的判决和裁定是司法机关代表国家作出的具有强制力的决定。如果当事人可以随意拒不执行,那么司法机关的公信力将受到极大损害,司法活动的权威性也无法得到保障。就好比一场比赛,如果裁判的判罚可以被随意无视,那比赛就无法正常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就是通过刑事手段来保障司法裁判的有效执行,维护司法权威。 对于保障权利人合法权益而言,很多时候当事人通过漫长的诉讼程序获得了胜诉判决,但如果对方拒不执行,那胜诉方的权益就会落空。比如在民事借贷纠纷中,债权人胜诉后却拿不到欠款,生活可能会陷入困境。设立此罪可以促使义务人积极履行义务,保障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得以实现。 从社会秩序层面讲,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行为破坏了正常的法律秩序和社会经济秩序。若这种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通过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惩处,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引导社会成员遵守法律规定,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