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形不构成表见代理?
在了解哪些情形不构成表见代理之前,我们先来解释一下什么是表见代理。表见代理是指虽然行为人事实上无代理权,但相对人有理由认为行为人有代理权而与其进行法律行为,其行为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的代理。简单来说,就是看起来这个人有代理的权利,让别人相信了,那被代理的人就要对他的行为负责。
接下来,我们详细说说不构成表见代理的情形。
首先,相对人明知或应当知道行为人无代理权的情况不构成表见代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一条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如果相对人在和行为人进行交易时,已经清楚地知道行为人没有代理权,或者按照一般的认知和情况,应该能够判断出行为人没有代理权,那么就不能构成表见代理。比如,甲没有乙的授权,却拿着一份过期的授权书去和丙签订合同,丙在看到授权书已经过期的情况下,还和甲签订合同,这种情况下就不构成表见代理。
其次,无权代理人的行为不符合代理行为的表面特征时,也不构成表见代理。代理行为通常有一定的表现形式,比如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行为等。如果行为人根本没有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活动,那就不能构成表见代理。例如,甲以自己的名义和乙进行交易,而不是以丙的名义,即使乙可能误以为甲有代理丙的权利,也不构成表见代理。
再者,相对人主张构成表见代理但缺乏合理理由的情况。相对人要主张构成表见代理,必须有合理的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如果只是凭一些毫无根据的猜测或者不合理的推断就认为行为人有代理权,那是不能构成表见代理的。比如,甲只是和乙随便聊了几句,乙就认为甲有代理丙的权利,这种没有合理依据的情况就不构成表见代理。
另外,被代理人没有可归责性时,也不构成表见代理。可归责性是指被代理人的行为或者某些情况使得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如果被代理人没有任何过错或者行为导致相对人产生这种误解,那么就不构成表见代理。例如,甲伪造了乙的授权书去和丙签订合同,乙对此毫不知情也没有任何过错,这种情况下就不构成表见代理。
总之,判断是否构成表见代理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要根据具体的情况,依据法律规定来进行判断。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仔细审查行为人是否有代理权,避免陷入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专利权期限从何时开始计算?
社平工资是按离职时间计算吗?
收入能否做进项发票?
小区未售房产过了保修期该怎么办?
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记录清单是怎样的?
两个案子可以各自取保吗?
住房公积金如何缴费?
办理了失业险期间是否就不能买社保了?
交了租地预付款没有凭证是否可以退?
酗酒家暴的人该怎么处理?
乘车卡掉了该怎么办?
投诉医院乱收费找哪个部门最有效?
如何判断医疗事故责任认定?
离婚后女方是否可以要回彩礼?
网络黄色传播罪的处罚标准是什么?
工伤致残赔偿时间如何计算?
无因管理有哪些表现形式?
想续签合同但谈不妥条件该怎么处理?
工伤认定撤回后还能再次提出申请吗?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