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况不宜采用口头合同?
我在和别人谈业务的时候,对方提出用口头合同的方式。但我有点担心这样不太保险,想了解下在哪些情况下是不宜采用口头合同的呢?毕竟我也不想后续出现纠纷时没有保障。
展开


在法律事务中,口头合同是当事人只用语言为意思表示订立的合同,也就是通过口头交谈等方式达成的协议。然而,在一些情况下,并不适宜采用口头合同。 首先,涉及金额较大的交易不宜采用口头合同。比如在进行房屋买卖、大型机械设备采购等大额交易时,由于涉及的资金数目巨大,一旦出现纠纷,仅靠口头约定很难证明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但对于这类大额交易,书面合同能更清晰地明确交易的各项条款,包括价格、质量、交付时间等,避免日后因约定不明产生争议。 其次,合同履行期限较长的情况也不适合口头合同。像长期的租赁合同、合作经营合同等,在较长的履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变化和问题。口头合同难以完整记录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变更和调整,双方可能对某些事项的理解产生分歧。书面合同则可以随时对合同条款进行补充和修改,并由双方签字确认,更有利于保障合同的顺利履行。 再者,内容复杂的合同同样不宜采用口头合同。例如技术开发合同、建筑工程合同等,这类合同涉及众多专业术语和复杂的权利义务关系。口头表述很难将所有细节都准确无误地传达和理解,容易导致双方对合同内容的理解不一致。书面合同可以详细地规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等内容,使合同的履行有章可循。 另外,对于一些需要办理审批、登记等手续的合同,也不适合口头合同。因为相关部门在办理手续时,通常需要查看书面合同作为依据。例如,商标转让合同、专利许可合同等,只有签订书面合同并办理相关手续,才能产生法律效力。 总之,在涉及金额大、履行期限长、内容复杂以及需要办理手续的情况下,为了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减少纠纷的发生,最好采用书面合同的形式。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