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精神有缺陷的人的陈述是否具有证据效力?

我在处理一个事情时,涉及到一个精神有缺陷的人的陈述。我不太清楚这种情况下,他的陈述能不能作为证据来用,想知道在法律上,精神有缺陷的人的陈述到底有没有证据效力,具体是怎么规定的呢?
展开 view-more
  • #证据效力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领域,证据效力是一个关键问题,对于精神有缺陷的人的陈述是否具有证据效力,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证据效力。证据效力指的是证据在法律上能够被认可,并对案件事实起到证明作用的能力。证据要具有效力,通常需要满足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这三个基本特征。客观性意味着证据是真实存在的,不是虚构或伪造的;关联性是指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存在某种联系,能够对案件的处理产生影响;合法性则要求证据的收集、取得等过程符合法律规定。 对于精神有缺陷的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四条规定,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对案件事实的认知和表达存在一定困难,但尚未丧失正确认知、表达能力的被害人、证人和被告人所作的陈述、证言和供述,有其他证据印证的,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这表明,并不是所有精神有缺陷的人的陈述都没有证据效力。如果该精神有缺陷的人只是存在一定困难,但仍具备正确认知和表达能力,并且其陈述有其他证据相互印证,那么其陈述是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的。 然而,如果精神缺陷严重到使其完全丧失了正确认知和表达能力,那么其陈述通常不能作为证据。因为这种情况下,其陈述很难保证具有客观性和真实性,无法准确反映案件事实。例如,一个处于严重精神错乱状态,无法分辨现实与幻想的人所作的陈述,显然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在实际司法实践中,对于精神有缺陷的人的陈述,司法机关会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审查判断。会考虑精神缺陷的程度、对认知和表达能力的影响、陈述的内容与其他证据的印证情况等。只有经过严格审查,认为其符合证据的要求,才能将其作为定案的依据。所以,精神有缺陷的人的陈述是否具有证据效力,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