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付票据的实质性程序是怎样的?


应付票据的实质性程序是审计过程中针对应付票据这一项目实施的一系列审查程序,旨在确定应付票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合法性等。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其主要内容。 首先是获取或编制应付票据明细表。审计人员要从被审计单位那里取得或者自己编制一份应付票据明细表,其中要详细记录应付票据的种类、编号、出票日期、到期日、票面金额、交易合同号以及收款人姓名或单位名称等信息。这样做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全面了解被审计单位应付票据的总体情况,为后续的审查奠定基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编制应付票据明细表就是遵循这一要求,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记录。 其次是函证应付票据。审计人员会向债权人发函,确认应付票据的真实性、金额以及条款等信息。函证是一种外部取证的方法,通过向第三方核实情况,可以有效降低被审计单位虚构或隐瞒应付票据的风险。这就类似于我们在生活中通过向第三方打听来确认某件事情的真实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 1312 号——函证》明确规定了函证的程序和要求,审计人员需要按照准则的规定来实施函证。 再者是检查应付票据的增加和减少。对于应付票据的增加,审计人员要检查相关的合同、发票、验收单等原始凭证,确保应付票据的发生是真实合理的。例如,企业因采购商品而开具应付票据,那么就需要有相应的采购合同、供应商开具的发票以及商品的验收单等。对于应付票据的减少,要检查其是否已经按时兑付,兑付的金额是否准确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对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都有明确的规定,审计人员需要检查企业的应付票据业务是否符合这些规定。 另外,还要检查应付票据备查簿。审计人员会查看应付票据备查簿的记录是否完整,包括应付票据的注销情况等。如果应付票据已经到期兑付,是否在备查簿中进行了相应的记录。这有助于保证应付票据的管理规范有序。 最后是确定应付票据是否已在财务报表中恰当列报。审计人员要检查应付票据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列示是否准确,是否符合相关会计准则的要求。比如,是否按照票据的种类和期限进行了合理分类列报。《企业会计准则第 30 号——财务报表列报》对财务报表的列报要求做出了详细规定,企业需要严格按照准则的要求进行应付票据的列报。 总之,应付票据的实质性程序是一个系统而严谨的过程,通过这些程序可以有效保障应付票据业务的合法合规以及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