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管理费的取费标准是怎样的?


监理管理费取费标准是指在建设工程中,监理单位为建设单位提供监理服务所收取费用的计算依据和准则。在我国,监理取费主要依据市场调节和相关政策规范。 首先,从市场调节角度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三条规定,国家实行并逐步完善宏观经济调控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对于建设工程监理服务收费,市场竞争机制起着重要作用。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会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复杂程度、技术难度、监理服务内容和期限等因素,通过平等协商来确定监理费用。这意味着不同地区、不同项目的监理管理费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比如一个小型的普通住宅项目和一个大型的商业综合体项目,由于项目规模和复杂程度不同,监理费用肯定会有所不同。 其次,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政策进行一定的规范和指导。原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于2007年发布了《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虽然现在该规定已不再作为强制性标准执行,但仍可作为参考。该规定将建设工程监理收费分为建设工程监理服务收费基价和专业调整系数、工程复杂程度调整系数、高程调整系数等。建设工程监理服务收费基价是完成国家法律法规、规范规定的基本服务内容的价格,专业调整系数、工程复杂程度调整系数等则是对不同专业、不同复杂程度的工程项目进行收费调整的系数。例如,对于水利工程等专业性较强的项目,可能会有相应较高的专业调整系数。 此外,在实际操作中,还会考虑一些其他因素。比如监理单位的资质等级和信誉度,一般来说,资质等级高、信誉好的监理单位,其收费可能会相对高一些。还有监理人员的配备和素质,如果项目需要配备具有丰富经验和高专业水平的监理人员,费用也会相应增加。同时,市场供求关系也会对监理管理费产生影响。如果当地监理市场竞争激烈,可能会出现监理费用相对较低的情况;反之,如果市场上监理资源相对紧张,费用可能会上升。总之,确定监理管理费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考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