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往来款存在哪些税务风险?


挂往来款指的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发生供销产品、提供或接受劳务而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的资金数额,在会计科目上一般表现为“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等。挂往来款可能存在以下一些税务风险: 首先是增值税方面的风险。如果企业将应确认收入的款项长期挂在往来账上,不及时确认收入,就会少缴纳增值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为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企业若故意延迟确认收入以逃避缴纳增值税,一旦被税务机关查实,除了要补缴增值税税款外,还可能需要缴纳滞纳金和罚款。 其次是企业所得税风险。对于企业来说,如果将成本费用挂在往来账,而不及时进行费用列支,会导致当期利润虚增,多缴纳企业所得税;反之,如果将应计入收入的款项挂往来,不确认为收入,则会少缴纳企业所得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所以,企业应按照规定正确核算收入和费用,避免税务风险。 另外,个人所得税方面也可能存在风险。比如企业股东或员工从企业借款,长期挂在“其他应收款”科目,根据相关规定,纳税年度内个人投资者从其投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除外)借款,在该纳税年度终了后既不归还,又未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其未归还的借款可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红利分配,依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企业员工借款用于非公务支出且长期不还的,也可能被认定为工资、薪金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 总之,企业在挂往来款时要严格按照相关税收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准确核算收入、成本和费用,避免因不当操作带来不必要的税务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