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书下来后多久可以做工伤鉴定?
我之前工作的时候受了伤,最近工伤认定书刚下来,我想知道按照法律规定,要过多久才能去做工伤鉴定呢?我担心错过了合适的时间,影响后续的赔偿问题。
展开


当工伤认定书下来之后,多久可以做工伤鉴定是很多劳动者关心的问题。下面将详细为您解答。 首先,要明白工伤鉴定是指劳动能力鉴定,它是对工伤职工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在工伤认定之后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有助于确定职工因工伤导致的身体伤残情况,从而为后续的赔偿等事宜提供依据。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这意味着并不是工伤认定书一下来就可以马上做鉴定,而是要等伤情相对稳定。因为如果伤情还在变化中,此时进行鉴定,得出的结果可能不能准确反映职工最终的身体状况。 不过,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工伤认定书下来后具体多长时间能做劳动能力鉴定。一般来说,如果经过治疗,医生认为病情已经基本稳定,不会再有太大变化,就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了。通常在工伤认定书下达后,几个月到一年左右都较为常见,具体要结合受伤部位和恢复情况来看。比如,一些轻微的骨折,可能经过两三个月的治疗和恢复,就可以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而如果是较为严重的创伤,像颅脑损伤等,可能需要更长时间,半年甚至一年以上才适合进行鉴定。 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时,需要准备好相关材料,如工伤认定决定书、医院的诊断证明、病历等资料。之后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委员会会在收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 总之,工伤认定书下来后做工伤鉴定的时间要以伤情相对稳定为标准,劳动者可以多和医生沟通,了解自己的恢复情况,在合适的时候及时申请鉴定,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