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监护人认定需要多长时间?
我家里有位老人因为疾病丧失了民事行为能力,现在想为他认定监护人来处理相关事务,但不清楚整个认定过程需要多久。我担心时间过长会影响老人事务的处理,想了解一下在法律规定中,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监护人认定到底要花多长时间呢?
展开


在了解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监护人认定所需时间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下什么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不能辨认自己行为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自然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条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第二十一条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当需要认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并确定其监护人时,通常要通过民事诉讼特别程序来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四条规定,申请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由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向该公民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 法院在受理这类案件后,一般会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或者公告期满后三十日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但审理选民资格的案件除外。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如果不涉及公告等特殊情况,法院会在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审结关于认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监护人的案件。 然而,如果案件需要进行鉴定,比如对被申请人的民事行为能力进行医学鉴定等,鉴定的时间是不计算在审限内的。而且,如果在审理过程中出现需要公告等特殊情况,公告期加上审理期限可能会使整个认定过程变长。比如,当需要寻找下落不明的相关人员来确定监护人顺序等情况时,就可能需要进行公告。所以,虽然法律规定了基本的审理期限,但实际中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监护人认定的时间会因具体案件情况而有所不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