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法律的十大误区是哪些?


在婚姻关系走到尽头时,离婚往往成为人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然而,许多人对离婚法律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误区,这些误区可能会对当事人的权益产生重大影响。以下为您详细介绍离婚法律的十大常见误区。 误区一:先提出离婚会吃亏。这是一种常见的误解。在法律上,提出离婚的先后顺序并不会影响最终的判决结果。我国《民法典》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所以,先提出离婚并不会让您在财产分割等方面处于劣势。 误区二:分居两年自动离婚。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根据法律规定,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但这并不意味着分居两年就自动离婚了,离婚必须通过法定的程序,即协议离婚或者诉讼离婚。 误区三:一方有过错,另一方可以让其净身出户。虽然《民法典》规定了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但并没有明确规定可以让过错方净身出户。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一般会根据具体情况对过错方少分财产,但让其净身出户的情况比较少见。 误区四:只要有一方不同意离婚,法院就不会判离。在第一次起诉离婚时,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法院可能会判决不准离婚。但如果在六个月后再次起诉,且有证据证明夫妻感情仍然无法挽回,法院一般会判决准予离婚。 误区五:孩子抚养权归谁,另一方就不用管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支付抚养费的义务,同时也享有探视子女的权利。 误区六: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就没有监护权了。监护权是基于父母子女关系而产生的,并不会因为离婚而消除。离婚后,父母双方仍然都是孩子的监护人,都有保护和教育孩子的权利和义务。 误区七:结婚前的财产,婚后经过一定年限就会变成夫妻共同财产。根据现行法律规定,一方的婚前财产属于个人财产,并不会因为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除非双方另有约定。 误区八:离婚时,彩礼都要返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所以,并不是所有情况下彩礼都要返还。 误区九:离婚时,债务都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但是,如果一方所负债务是用于个人不合理的开支,如赌博、吸毒等,或者是在另一方不知情的情况下所负的债务,且未用于家庭共同生活,那么该债务一般认定为个人债务,由负债方自行承担。 误区十:假离婚可以规避政策。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夫妻为了规避购房政策、获取拆迁利益等而选择“假离婚”。但在法律上,并没有“假离婚”的概念,只要办理了离婚登记手续,婚姻关系就已经解除。一旦一方反悔,另一方将面临很大的风险。 了解这些离婚法律的误区,有助于我们在处理离婚问题时更加理性和合法,避免自己的权益受到不必要的损害。如果您在离婚过程中遇到具体的法律问题,建议咨询专业的律师。






- 打架斗殴后被拘留的时间是多长?
- 持刀行凶未伤人被拘留后会留下案底吗?
- 涉嫌诈骗偷越国边境罪会判多久?
- 未成年犯寻衅滋事罪得到被害人谅解,到检察院能免诉吗?
- 肇事逃逸认定完就会被拘留吗?
- 盗窃罪最高可被如何处罚?
- 利润总额里面是否包含折旧费?
- 今年填了个人所得税相关内容就可以不用交税了吗?
- 工厂个人所得税是怎么扣的?
- 新生儿上户口后怎么办理医保?
- 男子婚内出轨需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 离婚后财产纠纷是否适用诉讼时效规定?
- 申请工伤认定超时效该怎么处理?
- 同性收养是否需要年龄限制?
- 预购合同能否被认定为房屋买卖合同?
- 股份公司在发行股票时能否以票面金额为发行价格?
- 紧急避险造成第三者损失是否需要赔偿?
- 夫妻协议离婚前的债务是否还要承担?
大家都在问
- 打架斗殴后被拘留的时间是多长?
- 持刀行凶未伤人被拘留后会留下案底吗?
- 涉嫌诈骗偷越国边境罪会判多久?
- 未成年犯寻衅滋事罪得到被害人谅解,到检察院能免诉吗?
- 肇事逃逸认定完就会被拘留吗?
- 盗窃罪最高可被如何处罚?
- 利润总额里面是否包含折旧费?
- 今年填了个人所得税相关内容就可以不用交税了吗?
- 工厂个人所得税是怎么扣的?
- 新生儿上户口后怎么办理医保?
- 男子婚内出轨需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 离婚后财产纠纷是否适用诉讼时效规定?
- 申请工伤认定超时效该怎么处理?
- 同性收养是否需要年龄限制?
- 预购合同能否被认定为房屋买卖合同?
- 股份公司在发行股票时能否以票面金额为发行价格?
- 紧急避险造成第三者损失是否需要赔偿?
- 夫妻协议离婚前的债务是否还要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