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别家商标如何量刑?


在商业活动中,商标是企业的重要标识,具有区分商品或服务来源的作用。侵权别家商标不仅会损害商标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也可能会扰乱市场秩序。当涉及商标侵权的行为达到一定严重程度时,就会触犯刑法,构成犯罪。 我国《刑法》中涉及商标侵权犯罪的主要有三个罪名,分别是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以及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下面分别为你介绍这三个罪名的量刑情况。 首先是假冒注册商标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里的“情节严重”和“情节特别严重”通常会根据非法经营数额、违法所得数额等因素来判定。一般来说,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属于“情节严重”;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的,属于“情节特别严重”。 其次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依据《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通常,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销售金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最后是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按照《刑法》第二百一十五条,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和“情节特别严重”的判定同样与非法经营数额、伪造、擅自制造或者销售的注册商标标识数量等因素有关。 如果你不小心涉及了商标侵权,应该及时停止侵权行为,主动与商标所有者沟通协商,争取达成和解。同时,建议咨询专业的律师,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和处理。这样有助于减轻可能面临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