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据书写应该注意哪些陷阱?


在日常生活中,借据是一种常见的法律文书,它用于证明借贷关系的存在。借据书写得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借贷双方的权益能否得到有效保障。因此,了解借据书写中可能存在的陷阱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我们要明确借据的基本概念。借据是表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一般由债务人书写并签章,表明债务人已经欠下债权人借条注明金额的债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借据属于书面合同的一种,具有法律效力。 在借据书写过程中,存在不少需要注意的陷阱。其一,主体方面的陷阱。在填写姓名时,务必要求借款人使用身份证上的全名,而不能用昵称、小名等。因为只有使用法定全名,才能在发生纠纷时准确地确定当事人。同时,要写明双方的身份证号码,这能进一步明确当事人的身份信息。比如,如果只写了小名,到时候可能会出现同名的情况,难以确定具体是谁借了钱。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准确的主体信息是确定合同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基础。 其二,金额方面的陷阱。借据上的金额必须同时用中文大写和阿拉伯数字书写,并且要确保二者一致。比如,写“人民币壹万元整(¥10000元)”。如果大小写不一致,在司法实践中,可能会以大写金额为准。同时,要写清楚币种,是人民币、美元还是其他货币,避免产生歧义。这是因为金额是借贷合同的核心内容之一,准确的金额表述对于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至关重要。 其三,利息方面的陷阱。如果约定了利息,一定要在借据中明确写明利息的计算方式,是年利率、月利率还是日利率,以及具体的利率数值。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如果没有明确约定利息,在司法实践中,一般会视为没有利息。 其四,用语方面的陷阱。借据的语言表达要清晰、准确,避免使用模糊、有歧义的词汇。例如,“还欠款”,这里的“还”字有“归还”和“仍然”两种理解,如果不明确表述,很容易引发纠纷。所以,在书写借据时,要使用规范、明确的语言。 其五,签名和日期方面的陷阱。借款人必须亲自签名并按手印,签名要清晰可辨。按手印可以增加借据的真实性和证明力。同时,要写清楚借款的日期,这对于计算借款期限、利息等都有重要意义。 总之,借据书写看似简单,但其中隐藏着许多陷阱。为了避免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在书写借据时,一定要仔细、谨慎,确保借据的内容完整、准确、合法。如果对借据书写还有疑问,也可以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