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住房包括哪几类?
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经济适用房。这是政府提供政策优惠,限定套型面积和销售价格,按照合理标准建设,面向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供应,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住房。依据《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以划拨方式供应,这就使得其土地成本相对较低,进而房价也低于市场价。购买经济适用房的家庭需要满足一定的收入、住房等条件,并且购买后有一定的限制,比如在一定年限内不得上市交易等。
第二类是廉租房。它是政府以租金补贴或实物配租的方式,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廉租住房保障办法》规定,申请廉租房的家庭收入要低于当地规定标准,住房面积也有严格要求。廉租房的租金非常低,对于那些收入极低的家庭来说,是解决住房问题的重要途径。
第三类是公共租赁房。公共租赁住房是由国家提供政策支持、限定建设标准和租金水平,面向符合规定条件的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进就业无房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出租的保障性住房。根据相关规定,公租房的申请条件相对宽泛一些,不同地区会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准入标准。公租房的租金通常低于市场租金,租赁期限一般为3 - 5年。
第四类是限价商品房。它是一种限价格限套型(面积)的商品房,主要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限价房在土地挂牌出让时就已被限定房屋价格、建设标准和销售对象,政府对开发商的开发成本和合理利润进行测算后,设定土地出让的价格范围,从源头上对房价进行调控。购买限价房也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一般对申请人的收入、住房情况等有要求。
总之,不同类型的保障性住房在申请条件、价格、使用限制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申请。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