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事故有哪些类别?
开车上路难免会遇到各种事故,我不太清楚机动车事故到底有哪些类别,想了解一下不同的机动车事故在法律上是怎么区分的,这对处理事故和后续的责任认定应该挺重要的,所以希望能详细了解一下。
展开


机动车事故类别在法律实践和相关规定中有多种划分方式。从事故的严重程度来看,可分为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 轻微事故是指一次造成轻伤1至2人,或者财产损失机动车事故不足1000元,非机动车事故不足200元的事故。一般事故是指一次造成重伤1至2人,或者轻伤3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不足3万元的事故。重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1至2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财产损失3万元以上不足6万元的事故。特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11人以上,或者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或者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6万元以上的事故。这些划分依据主要来自《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虽然此办法部分被新法规替代,但划分原则仍有参考意义)。 从事故发生的形态来看,常见的有机动车与机动车相撞事故、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相撞事故、机动车与行人相撞事故。机动车与机动车相撞事故又可细分为正面碰撞、追尾碰撞、侧面碰撞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针对不同形态的事故有不同的责任认定和处理规定。例如,在追尾事故中,后车通常要承担主要责任或全部责任,因为后车有保持安全车距的义务。 从事故发生的原因来看,可分为机械故障引发的事故、驾驶员违规操作引发的事故、不可抗力因素(如自然灾害)引发的事故等。对于机械故障引发的事故,如果是车辆本身质量问题,车辆制造商或销售商可能要承担一定责任,这涉及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规定。而驾驶员违规操作引发的事故,驾驶员要根据具体的违规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有明确的处罚条款。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