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的法条该如何理解?
我是一名监狱工作人员,最近听说了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但不太清楚具体法条含义。我想知道这个罪名在法律上是怎么规定的,构成要件有哪些,会有怎样的处罚,希望能有详细的解释。
展开


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通俗来讲,就是负责监管在押人员的国家司法工作人员,因为自己的失职行为,导致在押人员逃脱的犯罪。下面来详细理解这个罪名的相关法条。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条第二款规定来看,司法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脱逃,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我们先来说说构成这个罪名的主体,必须是司法工作人员,比如看守所民警、监狱管理人员、负责押解在押人员的司法人员等,这些人是有职责和义务保证在押人员处于被监管状态的。 在主观方面,要求是过失。也就是说,司法工作人员并不是故意让在押人员脱逃,而是因为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导致了这种结果。比如,监管人员疏忽忘记锁门,结果导致在押人员逃脱,这就属于过失。 客观方面表现为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并且这种行为致使在押人员脱逃。严重不负责任可能包括擅离职守、违反规定让无关人员接触在押人员、不认真履行监管职责等。比如,押解途中玩手机,没有注意在押人员情况,导致其逃脱。 关于“造成严重后果”和“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目前虽然没有统一明确的标准,但一般来说,造成一名重要犯罪嫌疑人逃脱,可能就属于造成严重后果;多名在押人员逃脱或者逃脱的在押人员实施了严重犯罪等情况,可能就属于造成特别严重后果。 这个罪名的设立,是为了督促司法工作人员认真履行监管职责,保障司法秩序和社会安全。司法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办事,避免因为自己的失职行为导致在押人员脱逃的情况发生。如果发生了这类情况,司法工作人员可能会面临相应的刑事处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