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单罚制的单位犯罪的单位有哪些?


在法律领域中,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而单位犯罪的处罚制度有单罚制和双罚制之分。单罚制是指在单位犯罪中只处罚单位中的个人或者只处罚单位本身。一般只处罚个人而不处罚单位。 依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有不少条款涉及实行单罚制的单位犯罪。比如《刑法》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的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在这个罪名里,就只处罚直接责任人员,也就是实行的单罚制。 再如《刑法》第一百六十一条规定的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依法负有信息披露义务的公司、企业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或者对依法应当披露的其他重要信息不按照规定披露,严重损害股东或者其他人利益,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此罪同样也是只处罚相关责任人员,属于单罚制。 另外,《刑法》第二百四十四条规定的强迫劳动罪。以暴力、威胁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强迫他人劳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明知他人实施前款行为,为其招募、运送人员或者有其他协助强迫他人劳动行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不过在司法实践中,也存在着重罚个人的情况,也可看作是单罚制倾向。 还有《刑法》第三百九十六条规定的私分国有资产罪和私分罚没财物罪。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违反国家规定,将应当上缴国家的罚没财物,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这两个罪名也是只处罚相关责任人员,属于单罚制。 总的来说,实行单罚制的单位犯罪涉及多个领域和不同类型的单位,包括建设、金融、劳动、司法等领域的单位,在这些单位犯罪中,主要是对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刑事处罚。





